什么是桐城派
桐城派是清代中叶兴起的一个散文流派。由于其创始人、康熙时代的方苞(1668--1749)及以后的重要人物刘大槐(1658--1779)、姚鼐(1771--1815)都是安徽桐城人。因此后人便把他们以及在散文写作上师法他们的作者(不一定都是桐城人),称作桐城派。
桐城派是清代散文中势力最大的一个流派,历时200余年。桐城派的出现,在思想方面实际上是当时清王朝文化政策的历史产物。他们极力提倡程朱理学,主张学习先秦、两汉及唐宋古文家的作品,要求文学语言“清真雅正”,推尊“以时文为古文”的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等,都是康熙、雍正和乾隆所提倡的。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兴起时,由于桐城派的林经纾等都极力反对,所以当时被视为“桐城遗种”,成为新文学批判的主要对象。桐城派也有一些精有彩的文章,但大部分文章贫乏空洞,在具体的文学主张方面一些作家却有一些可取的精辟见解,下面做一概要介绍。
桐城派的创始人方苞是“义法”说的提倡者。义即言之有物,法即言之有序,要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。方苞针对明代仅仅从形式上拟古复古主义提出这一点来,有一定积极意义。他提倡语言的雅洁,也有其一定的道理。但他一概反对小说、戏曲、诗词的语言进入散文,又有很大片面性。刘大樾论文不大重“义”,而偏重于“法”,即著名的因声求气说。
这是他吸收了我国传统中以神、气论文的特点,并总结了我国诗歌音律美的理论而提出并且运用到散文方面的。他认为可以从散文的字句、音节中看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、顿挫,强调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的神气,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。但他把音节问题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,无疑又是片面的。
桐城派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姚鼐。他是著名的“义理、考据、辞章”三合一的倡导者。他在理论上的贡献主要是两点。
第一,他在《古文辞类纂序目》里提出了“神、理、气、味;格、律、声、色”的见解。前者是内容,是“文之精”,后者是形式,是“文之粗”,但舍粗就无以求精,学习前人,是从粗入手,体会它的精,最终达到御精弃粗的境地。这一见解无疑是十分精辟的,不仅远较刘大櫆的因声求气说全面,而且是对我国历史悠久的散文在艺术理论上的一种总结。
第二,是他对于传统的阳刚阴柔美的进一步发挥。他说:“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。”他认为刚而无柔或柔而无刚都不会有真正艺术美,这一见解是我国美学理论中宝贵的遗产。
网友评论